查看原文
其他

上午面试完,下午HR就上了小红书。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?

上官忆瑶 51HR派 2023-03-08

从职场各类知识讲解,到职场禁忌分享,再到具体公司避雷,职场人的分享和关注越来越具体。


小红书上随手搜“避雷“、”公司“,出现3万+篇笔记,对各类企业的吐槽帖被数千人点赞,评论区到处都是赞同声音或补充信息。


企业多年建立的声誉,在这些吐槽帖里,彷佛被浑身扒光游街示众。



#01

 职场人的吐槽来的猝不及防 


上午刚在某求职软件上跟HR聊完,下午小悠就把和HR的对话聊天记录、公司信息截图放在了小红书上,命名为“曝光恶心的公司,避雷XXX”。


重点讲述自己遇到的HR多么糟糕,公司如何差,给集美们排雷。不到一天时间里,帖子就吸引到了上千点赞和上百条评论共鸣。


除了单独的避雷帖,还有一次分享4-5家企业,逐个点评吐槽、排雷

分城市、区域提炼避雷合集,单次点评数十家企业,最多的企业数已经排到了600;

还有甚者,把避雷帖变成了连续剧,分成了上中下三部曲;

最终极的是,用于避雷的专业职场账号浮出水面,看起来要做大做强。



除了小红书,知乎、豆瓣、B站、微博等各类公开平台,只要有社交的地方,均成了职场人争先爆料职场八卦、提供职场建议,吐槽职场现象、为职场人排雷避坑的主要阵地,以至于有文章专门提醒,“求职平台不是吐槽APP”。


职场人的吐槽,越来越容易且及时。


当情绪的煽动变成一种流量,也催生出了专业爆料的“职场博主”,通过私信接收到不同企业不同员工的爆料,再打码分享到自己账号,以此不断吸引粉丝关注,美其名曰为职场人伸张正义,殊不知到最后可能逐渐“韭菜化”。


前赴后继的爆料人,无形中成为了把博主们送上热搜增加知名度的最大推手。



#02

 HR也很委屈 


“从整个交谈过程来看,还没入职就开始pua 了”

“excuse me???有这么做招聘的吗???”

“该公司内部的HR消息是不共享的吗?”

“又被凑KPI了”

......


网络上对HR的吐嘈声各式各样,但HR们觉得充满了委屈。


面试不是一个动作,是业务部门提出用人要求,人力评估要求,确定招聘以后评估人力预算,然后才是发布岗位线上沟通线下面试,期间还穿插着招聘的各种情况部门需求变更等等,hr真的没时间搞事情。”小叶是某企业招聘者,看到小红书上对HR的吐槽,忍不住去评论解释。



“要简历是KPI,面试是KPI,面试没通过就是凑人头,回消息要被说,不回消息也被说,基础信息双方都能看见,但求职者就是不看,一来就是这个工作干嘛的,难不成JD写着玩的吗?大无语。”HR小敏将自己满腹的委屈在声援HR的帖子下留言。


“小心点,这里HR呼吸都是错的。”评论里有人提醒小敏。


在无数吐槽帖,避雷帖之中,夹杂着部分坚强的为HR“平反”的异类帖。这里的评论区会聚集一批HR互相抱团取暖,安慰、发泄和解释,但通常流量都远不如吐槽帖。


@就叫阿古朵好了 : 现在都这个就业环境了,完全没必要拉他们凑kpi,市场上合适优秀,情绪稳定,有礼貌的候选人多的是。


@奇奇怪怪:我们公司招聘没有约人这种kpi,只看你招进来的,不合适我们都不想面试,浪费时间。



@一个丸子打工日记: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,从我毕业就做HR到现在也有三四年吧。感觉都不同,只能说他们不了解只是片面的去否定了一个HR努力工作的整个过程。其实换一个角度也是说明了HR真的被一些企业给毁的,招了不专业的去,找HR也没打算去培养,就一味的要人导致现在很多人对HR印象差。


@二只:填个简历就是过度收集信息,这点信息对我们来说真没什么用,约个面试就是冲KPI,不好意思,我的绩效工资招聘只占了30%,自己的简历都写不清楚,一问就是公司薪资待遇,我的JD上清清楚楚地写了底薪不可谈以及工资范围,HR也是普通打工人。


#03

 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?


当求职者想要快速找到一份靠谱的工作,却遇见不靠谱的HR发言刷新求职者三观;当HR想要快速招到一个合适的人,候选人却出现各种问题挑战HR的忍耐度。


一边是求职者不断地发帖吐槽HR附带公司,一边是HR满腹委屈和无语,同为打工人,那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?


产生矛盾的根源,其中一个核心就是对彼此的不了解。


提到HR,大多数人只知道招聘,却不知道HR包含六大模块:人力资源规划、招聘、培训、绩效、薪酬和劳动关系等。


在一些大企业,各模块工作会清晰划分,一部分人只专注于某一模块,但在很多中小企业,HR的这几部分职责可能会在一个人身上交叉,或者部分模块缺失。



此外也有一些HR确实水平欠缺,面对求职者表现出了不专业,从而影响求职者对整个公司的判断。


从求职者角度来说,面试都想获得一份靠谱又满意的工作,但迟迟遇不到与自己匹配的岗位,焦虑伴随紧张,无形中自我否定感越来越强,当遇到不满意或者不匹配的公司,发泄和吐槽成了小部分求职者的首选,


尤其是这份吐槽能获得认同感,提升自己额外的价值,树立正义使者或是先驱者的形象。


加之如今职场人的吐槽也愈加容易被更多人知晓。如想让朋友看到,可以通过朋友圈快速发泄;不想要熟悉的人知晓,可以在各平台匿名发表,也可以投稿给别人代替发声。


既可以纯文字宣泄,也可以文字加图片丰富表达,还可以通过视频声情并茂,让观众感受到自己多么愤懑和不满。


但是,归根结底,不管是求职者,还是HR,大家都仅仅是打工人,求职者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定位,展现出自己的水平,去匹配自己能胜任的工作。



HR除了是最直接接触求职者的人,还是企业的“形象代言人”,在对外发言时,除了体现专业还需谨慎发言。


同为打工人,就不要打工人为难打工人。



点击观看:



点击查看2022中国大学生喜爱雇主完整榜单


如果您是HR,想要与我们交流关于HR方面的专业看法,欢迎发送邮件至hrpai@51job.com,我们将与您取得联系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